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用来炼钢

B. 氧气可用来灭火

C. 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 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B 【解析】 试题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全面把握氧气。物理性质方面: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等;化学性质方面: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能氧化很多物质等;用途方面: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纯氧作为医疗急救用品,氧气还可以支持燃烧,及用于气焊,火箭推动剂等,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这一性质。炼钢中利用氧气除去钢铁中的碳;氧气可以助燃而不能用于灭火;登山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五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变化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 物质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 C.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D. 分子的数目

C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结合,在化学变化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三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Fe B. Si C. O D. Al

D 【解析】 试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二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D. 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B 【解析】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氧气,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二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解析】 试题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不可能保持洁净;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综合训练(六)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通过创新改进实验装置来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2)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颗粒,推压加液器的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盛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要随时停止反应,可采用的操作是_____。

(4)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的溶液被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已知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碳酸钠和水,用此方法欲得到 5.3 g碳酸钠,则需要多少克氢氧化钠参与反应________?

推压加液器的活塞,若导管口的下端有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制气管中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CO2↑+H2OCO2+2NaOH=Na2CO3+H2O抽拉加液器的活塞(或关闭弹簧夹)CaCl2+Na2CO3 =CaCO3↓+2NaClNaOH+HCl=NaCl+H2O(或 Na2CO3+2HCl=2NaCl+CO2↑+H2O)2 g 【解析】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综合训练(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亮亮同学利用图中装置模拟粉尘爆炸实验,操作如下: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打气筒压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_____,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实验中发生爆炸,除了 需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外,同时还必须发生在_________。

可燃物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密闭容器中 【解析】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可燃物,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实验中发生爆炸,除了需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外,同时还必须发生在密闭容器中。因密闭容器中热量不易即使扩散,易导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压强急剧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综合训练(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积雪“变”水 B.葡萄“变”美酒

C.米饭“变”馊 D.纸燃烧“变”灰烬

A 【解析】 试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积雪“变”水是水由固态变成液体,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葡萄“变”美酒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米饭“变”馊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纸燃烧“变”灰烬,发生的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一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为( )

①充分拥有资料 ②设计合理方案 ③明确实验目的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⑤总 结评价与交流.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⑤④①②③

C 【解析】 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1)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阐明实验原理,分析现有仪器和药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即明确实验目的;(2)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草图,掌握充分的资料,即充分收集资料;(3)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即设计合理方案;(4)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5)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