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金属.下面是小海同学对铁的部分知识的学习、探究.
(1)小海对铁制品生锈情况的调查:
调查内容涂油的无锈铁钉炒菜的铁锅土壤中的铸铁管道
铁制品锈蚀的现象较长时间仍不生锈清洗后,擦干置于干燥处,未生锈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生锈明显
由上可知铁制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请与小海一起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铁片放入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铁片表面出现红色金属,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分析 (1)从实验中铁接触到的物质分析,结合铁生锈的条件回答.
(2)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来设计实验,在达到实验目的同时,尽量选择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方案.

解答 解:(1)涂油的铁钉和干燥的铁锅都没有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都不易生锈,土壤中的铸铁管道同事与水和空气接触,易生锈,由此可证明铁制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氧气和水.
(2)根据金属活动性,可根据铁能置换出铜盐溶液中是铜来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铁片放入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铁片表面出现红色金属,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点评 本题通过对比实验考查了铁生锈的条件,同时考查了如何设计实验来达到一定的目的,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此题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③水槽.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以下同),可用收集装置C或D收集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KClO3$\stackrel{MnO_2}{→}$KCl+O2
(3)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二氧化锰(填名称),其起催化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能(填“能”或“否”).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反之则不满.
(5)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填“a”或“b”)
(6)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装置漏气(写一个).
(7)工业上用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属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善于归纳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是小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B、实验记录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补充维生素
③用含碳酸钙的钙片补钙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 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C、化学与能源D、安全常识
①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②风能、水能、太阳能--未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
③使用氢能源--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减少酸雨.
①厨房煤气管漏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保证室内通风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A、G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锥形瓶,b集气瓶;A中看到的现象是锥形瓶集气瓶有大量气泡产生.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如果要使水下白磷燃烧,应怎样做?将水温提高到40℃以上.
(3)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C中液面下降、D中有液体进入且产生气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E中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CO2+H2O=H2CO3;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辆载有约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任写一条)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21%的气体.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避光保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frac{\underline{\;光\;}}{\;}$2H2O+4NO2↑+O2↑;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向上面撒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厨房中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初步认定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小明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者都属于盐(选填“酸”、“碱”、“盐”),都能溶于水,且水溶液都呈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小明取适量白色粉末,配制成溶液,按表中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白色粉末肯定不是NaCl
2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3取少量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1)请完成表中空格.
(2)实验步骤2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写出一个即可),实验步骤3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CaCO3(填写化学式).
【实验反思】小明实验后发现上述实验方案并不能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经老师指导后,小明再取少量配制的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确定该白色粉末为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二、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性质
(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2)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①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②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a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氯化钙,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3
 b 取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 产物不含NaOH
④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原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