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如图2)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里少量水的作用
 

(3)(如图3)在树木上涂刷能保护树木,防止冻伤,防止害虫生卵的物质中,含有的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4)实验室用一黑一白两种物质制氧气,两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再根据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来分析.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产生高温的熔化物,如果直接落在集气瓶中会引起集气瓶的炸裂.
(3)氢氧化钙涂刷能保护树木,防止冻伤;
(4)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药品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在原子内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温度很高,直接溅落瓶底会炸裂瓶底,故在瓶底盛少量水.
(3)氢氧化钙涂刷能保护树木,防止冻伤,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又生成碳酸钙;
(4)实验室常用白色的固体氯酸钾和黑色的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Ca(OH)2、CaCO3;(4)KClO3、MnO2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内各微粒所带电荷情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有产生气体、出现沉淀等现象,所以凡是有气体、沉淀出现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B、铁铸成锅
C、蜡烛燃烧D、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请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尿素[CO(NH22]是一种很重要的氮肥,试计算:
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石灰石110千克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44千克,试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要求:被包括物质要有三种且要写出其化学式)盐酸、酒精、甲烷、过磷酸钙、黄铜、生石灰
分类标准
 
.包括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回答:
(1)求:每个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2)求:[C7H10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求:[C7H10O5]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4)求:176gC7H10O5中含有
 
g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
 

(2)B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
 

(3)C实验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
 

(4)指出D实验中的错误
 

(5)E中瓶内应盛有的液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