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g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往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2.9g氢氧化镁沉淀。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
(1)求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氢氧化钠的质量≤a g时,反应不产生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30% 其原因是:结合图象可知,当氢氧化钠的质量≤ag时,硫酸未反应完,硫酸会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所以沉淀无法存在
【解析】
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镁都可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由于硫酸的存在,加入氢氧化钠不能直接生成沉淀,待硫酸反应完才能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图象记录数据中,加入不大于ag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为0;而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小于bg时,产生沉淀的质量均为2.9g,说明硫酸镁已完全反应,;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可计算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从而可计算出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解:(1)设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
x=6g
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答: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30%
(2)结合图象可知,当氢氧化钠的质量≤ag时,硫酸未反应完,硫酸会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所以沉淀无法存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乙的化学式为CO2
B. 甲、乙、丙质量比为1:1:1
C. 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星上存在针铁矿[FeO(OH)]和黄钾铁矾[KFe3(SO4)2(OH)n],这两种物质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黄钾铁矾易溶于硫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B. 中n的值为5
C. 属于碱
D. 黄钾铁矾溶于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的同种稀盐酸,然后在左右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待充分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酸都反应完,两种金属都有剩余
B. 左边烧杯中酸一定有剩余,锌反应完
C. 左边烧杯中酸反应完,锌有剩余
D. 右边烧杯中酸一定有剩余,铁一定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B.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
D.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粒子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
(3)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4)图1各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
(5)观察图2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18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可燃冰 C酒精 D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 t1℃时,将30gB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80g溶液
C. 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 >A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B是单质,且A、B、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C可能的化学式_____(只写一种);
(2)反应B→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反应A→B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反应A→B的微观实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