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变红色.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溶于水放热,加快分子运动的速率.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更环保;②节约药品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都变红色,不同变化是下面的试纸先变红色,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气大.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在试管底部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在支管口连接导管,把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分析 【实验探究与结论】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3)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思维拓展】
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 解:(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色,这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上时,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从而使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色.
故填: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溶于水放热,加快分子运动的速率.
故填:溶于水放热,加快分子运动的速率.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更环保,节约药品.
故填:更环保;节约药品.
【思维拓展】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都变红色,不同变化是下面的试纸先变红色;
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气大.
故填:都变红色;下面的试纸先变红色;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气大.
(2)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在试管底部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实验过程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在支管口连接导管,把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在试管底部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在支管口连接导管,把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制作叶脉书签
B.
月季花插在白醋中变色
C.
探究铁生锈条件
D.
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测溶液的PH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加热碱式碳酸盐会发生类似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某碱式碳酸盐样品M2(OH)2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溶解CO2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称量样品的质量;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计算
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①补充完.
Ⅱ.装置C中的药品是c(填字母序号).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
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缓慢下降(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降”)
Ⅳ.若其它操作均正确,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到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d.实验步骤⑤中未冷却到室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表,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O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某小组同学进行测试.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0.150.500.70
(1)查阅资料:①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②SO2能被碘单质(I2)氧化:SO2+I2+2H2O=H2SO4+2HI (设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
分组甲组乙组
抽气次数/次200280
(2)操作要领:①在向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含碘(I2)0.127mg的碘水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得到蓝色的溶液A(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②将A溶液抽入一支550mL注射器中;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停止.
(3)实地测试:在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
并同时完成实验.记录抽气次数填入上表(每次抽气体积为5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学们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和测试数据后发现,乙组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乙组用胶塞堵住针孔后没有充分振荡,使二氧化硫不能被溶液充分吸收 (两组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
②每立方米空气中气含SO2的质量为0.32毫克,测定的此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二级标准.
③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增加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会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2+O2+2H2O=2H2SO4
④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的整个探究过程后认为:得出的结论的可信度不高.于是同学们讨论分析后,对自己的实地测试方案作出了在该发电厂周围分散取多个点、分时间段多次测试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编号),此装置有一多余的器材请指出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要获得干燥的氧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n端进入(填“m”或“n”).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不能(填“能”或“不能”)用C装置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实验室用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发生装置B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理由是防止二氧化碳逸出.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所得滤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杂质可能隔绝了盐酸和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取一定量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108g水后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求: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其中含有溶质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这是蜡烛的物理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蓄电池放电:电能→化学能B.发电机工作:电能→机械能
C.电解水制氢:化学能→电能D.汽油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