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和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则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Y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转化1的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③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2)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用木炭代替?______(填“能”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版九年级化学上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 氧气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A. 我不易溶于水 B. 我具有可燃性 C. 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我能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A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上面表格)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反思)
(1)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的实验是________。
(2)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合理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贴试管外壁,后将导管浸入水中
B.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放药品,后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固定在药品的部位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蓝色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不支持一般物质的燃烧,可以用来灭火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长葛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一只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下图是燃烧中的烛火,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甲、乙、丙各处火焰的名称。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2)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1)铝元素是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铝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4)由原子核外电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以上元素在周期表中均排在第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