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凡是溶液一定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物形成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固态物质

分析 A.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特征来分析;
D.根据溶质的状态来分析.

解答 解: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混合物,故正确;
B.若低温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高温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有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因此必须强调同温度下,故错误;
C.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故正确;
D.溶质的状态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家里你常会闻到妈妈炒菜时飘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有质量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如表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洗气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口(填“①”或“②”)通入.
(4)请阅读完下面一段学习材料后回答,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气体氨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E.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变蓝色说明收集满.
学习材料: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2NH4Cl+Ca(OH)2$\frac{\underline{\;\;△\;\;}}{\;}$ CaCl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固体A和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010203040506070
溶解度(g/100g水)A13.320.931.645.863.985.5110138
B27.632.034.037.040.042.645.548.3
①依据上表数据,绘制A和B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m.
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A和B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温度范围是30℃~40℃.
③40℃时,向100g水中加入43g B固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若在称量B固体时,将砝码与B物质的位置放反了,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酞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共滴加了18.5g稀盐酸,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将泡腾片(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柠檬酸等)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两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量,其目的是使氧气充足,燃料充分燃烧.
(3)糖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富含糖类的食品有馒头(答1种即可,下同).
(4)木糖醇C5H12O5属于有机物(填物质类别),在人体内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5H12O5+8O2$\frac{\underline{\;点燃\;}}{\;}$5CO2+6H2O  (反应条件略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BC,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填“改变”或“不变”).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若实验室制取氢气,用图F所示的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n端通入(选填“m”、“n”).
(4)下图是小明选用H2O2和MnO2反应制取O2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cabde,其中操作有误的是d,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

(5)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生成氨气导致二氧化碳不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向烧杯里喷少量水,木块上的过氧化钠(Na2O3)能与水反应生成O2和烧碱,且放热,观察到蜡烛熄灭而棉花剧烈燃烧.
(1)写出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棉花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蜡烛熄灭的原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是化合物,A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和C分别是大气中的一种成分,D的浓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C、E、F是单质,E是一种白色固体,且能被磁铁吸引.F常用于导线的材料.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A、B、C三种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3)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D与足量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表面有气泡产生,放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