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①________ (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②________ .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氯化铁、氯化亚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汞元素的化合价有+2、+1两种,由此推测氧元素和+1价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①________ ,化学式为②________ .
C;探究物质的性质;氧化亚汞;Hg2O 【解析】 (1)A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B是探究分子的性质;C是探究氢气的性质;D是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此可知实验中的D与C归为一类,依据是②探究物质的性质; (2)汞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为-2价,故+1价汞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氧化亚汞,化学式为Hg2O。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化石燃料的利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常见的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氢气 B. 酒精 C. 木柴 D. 天然气
D 【解析】 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所以D答案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烟雾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D.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又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 1.5 mL B. 2 mL C. 3 mL D. 4 mL
B 【解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设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0.5 g=(0.5 g+x)×20% ,解得x=2 g,水的密度ρ==1.0g/ml,故水的体积=2 m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
观察;推理归纳演绎 【解析】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推理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归纳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探究的意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包括:①“建立假设”②“交流评价”③“获得结论”④“提出问题”⑤“收集证据”等基本环节.合理的探究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⑤①②③ C. ④①⑤③② D. ①④⑤②③
C 【解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体验化学探究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 收集气体并观察 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A 【解析】 试题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收集气体并观察,故答案选择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燃烧与灭火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后,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天然气 B. 氮气 C. 氢气 D. 一氧化碳
B 【解析】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A. 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B. 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符合题意;C. 氢气是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D. 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1)干冰制冷的原理是 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 ________,可以清除油污
(3)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________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氢氧化钠;Cu2+、SO42﹣ 【解析】 ⑴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故干冰会升华,升华吸热,以达到制冷的效果; ⑵清除油污用氢氧化钠,油脂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甘油和盐; ⑶硫酸铜属于盐类,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学符号为Cu2+、SO42﹣。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