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写出图1中代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酒精灯.
(2)写出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得到较为纯净的该气体,你选用的收集装置的是E(填字母代号);确定气体已经集满的时机是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
(3)把分别盛满甲、乙、丙 三种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D(填字母代号).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甲气体比乙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B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以下,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5)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代号);收集装置是C(或E).

分析 (1)工业制取氧气是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气体分离出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据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以及两种收集氧气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3)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体溶于水,据此判断收集方法;
(4)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氢气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 解:(1)工业制取氧气是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气体分离出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标号仪器是用来加热的酒精灯;
(2)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是利用的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E装置;确定气体已经集满的时机是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3)观察图示可以看出:甲、乙试管倒插在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均有液体进入,说明这两种气体均能溶于水,且甲中进入的水的量大于乙,说明甲比乙更易溶于水,丙试管中无液体进入,说明不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丙气体;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B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以下,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5)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氢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故答案为:(1)物理;酒精灯;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E;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
(3)BD;
(4)将装置中导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5)B;C(或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气体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方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相关问题才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液氧B.高锰酸钾C.一氧化碳D.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100g氢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她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抗疟疾药,则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
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氧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图示的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用化学式表示:
(1)0.9%的食盐水NaCl;  (2)酒精溶液C2H5OH;
(3)5%的稀盐酸HCl;     (4)澄清石灰水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里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里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镁条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发生化学变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
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
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生成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元素及元素符号(简单概述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铝;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3)元素符号:
①书写:由一个字母组成的,一定大写;由两个字母组成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②意义:①表示这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N可能表示的意义有氮元素、一个氮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镁原子”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