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1)C (2)A≥B>C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A中烧杯中残留有某固体物质,说明某固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B烧杯和C烧杯中分别溶解了15g、5g某固体物质,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烧杯中溶解的质量比B烧杯中的少,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2)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则A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若是不饱和溶液,则A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即A≥B>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H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真分析元素周期表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B.除第一周期外,其余的周期开头的总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9个周期
D.每一周期的结尾总是稀有气体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锌片加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冰水混合物④氧气⑤红磷⑥高锰酸钾(KMnO4)等六种物质的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 (2)属于纯净物的有
(3)属于化合物的有 (4)属于单质的有
(5)属于氧化物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计算:
(1)负极上产生氢气的质量;
(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