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B.N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时溶液呈红色
D.P点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取2.09氧化铁粉末进行实验,(已知:
)实验结束后称得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 .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CO中会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B.浓硫酸在本实验中只应用了它的吸水性
C.反应结束后的剩余的1.6g固体是混合物
D.澄清石灰水是为了吸收多余的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使用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转化过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
B.用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D.向久置空气中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的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钼是非金属元素D.钼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性。
(2)焊锡是锡铅合金,常用来焊接金属,制取焊锡时,通常把铅加入到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___(选择下列序号填空)。
A 增大硬度 B 降低熔点 C 增强延展性
(3)设计实验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案有多种,其中可选用_________、硫酸铜溶液和银片进行验证。
(4)如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锌的混合物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若溶液甲为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钾、硝酸钠和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按下列框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固体中一定没有__(写化学式)。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第①步所得无色溶液的pH___7(填“>”、“=”或“<”)。
(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和④步实验结论的判断,试剂A应选择__(写试剂名称)。
(4)第③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5)第④步后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用装置C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若用装置A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装置需要补充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__(填字母)。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检验是否为氧气的操作是____。
(4)通常状态下,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HCl,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
(5)G装置烧杯中的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污染物五氧化二磷,生成磷酸钠(Na3PO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 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铝元素_____
②氦气_____
③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
④镁离子_____
⑤硝酸根离子_____
⑥标出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下列数字意义:
①2CH4中“4”的含义_____
②2NH4+中“2”的含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