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发现火焰中不同区域的明亮程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可燃物的种类及组成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2)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不唯一,其化学式通式为CnH2n+2,通式中碳原子数n=18~30.
(2)碳氢化合物在常温时的状态如表所示.
物质名称化学式常温时的状态
丁烷C4H10
戊烷C5H12液(油状)
癸烷C10H22液(油状)
十八烷C18H38
二十四烷C24H50
(4)多数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分裂为碳原子数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碳(黑色固体)和氢气.
【实验探究】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探究哪一层火焰的温度最高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
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点燃一根较粗的蜡烛,取一根一端为尖嘴的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处,然后在尖嘴一端导管口用火柴点燃导管口处出现火焰
  III继续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点燃一根蜡烛,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小刀,将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处,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观察刀尖处的现象冷却至室温后,刀尖处有油状液体和固体物质
IV用镊子夹住一片白瓷片,将瓷片伸入火焰中最明亮的部分,即内焰处,观察现象白瓷片表面迅速变黑
【分析和讨论】
(1)实验I中的实验现象为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烧焦,与内焰接触部分烤黄,与焰心接触部分无明显变化.
(2)通过实验Ⅱ,你能分析出焰心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3)实验Ⅲ中,冷却后小刀表面的油状液体可能是戊烷(填物质名称),生成油状液体的原因是石蜡受热分裂(或分解)为碳原子数较少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4)实验 IV的目的是探究内焰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5)分析实验IV中的现象,可推断出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碳(填物质名称),由此分析内焰处最明亮的原因是在内焰燃烧的物质中,含有碳.

分析 (1)根据蜡烛火焰的温度高低分析;
(2)根据焰心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气分析;
(3)根据石蜡受热分解的产物分析;
(4)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实验目的;
(5)根据现象分析所含物质,根据物质燃烧现象分析.

解答 解:(1)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因此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烧焦,与内焰接触部分烤黄,与焰心接触部分无明显变化.
(2)点燃一根较粗的蜡烛,取一根一端为尖嘴的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处,然后在尖嘴一端导管口用火柴点燃,导管口处出现火焰,说明焰心位置的物质能燃烧,具有可燃性.
(3)因为石蜡受热会分解为碳原子数较少的液态碳氢化合物,如戊烷(或癸烷)因此点燃一根蜡烛,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小刀,将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处,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观察刀尖处有油状液体和固体物质.
(4)由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内焰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5)由于白瓷片表面迅速变黑,说明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碳,碳燃烧发出红光,因此内焰最亮.
故答案为:(1)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烧焦,与内焰接触部分烤黄,与焰心接触部分无明显变化.
(2)可燃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3)戊烷(或癸烷,或其他合理答案);
石蜡受热分裂(或分解)为碳原子数较少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4)探究内焰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5)碳;  在内焰燃烧的物质中,含有碳.

点评 根据题中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分析实验目的,熟悉蜡烛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本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尤为重要,下列关于燃烧的描述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水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
(2)水是生命之源,请你说出一条生活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3)餐桌上火锅中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我们应如何处理用湿抹布盖灭.
(4)污染大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如果汽车排气管加装催化转换器,则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会相互作用生成两种气体,一种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stackrel{催化剂}{→}$氮气+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集气瓶.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H2O2(填化学式),
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K2Mn04和MnO2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I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取等量的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瓶盖有玻璃片的“空”的集气瓶,不知装有何种气体,请你做出一种假设“或猜想”,并按照你的假设填下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验证方法及操作现象结论

瓶里的气体

是O2

用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电解水过程中的最小微粒H、O.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填表:
溶液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
名称质量化学式质量名称质量
生理盐水500g    0.9%
消毒碘酒  2g  2%
盐酸    9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