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强想探究实验室内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用如图进行实验。
(1)小强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氢氧化钠样品确已变质。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强想检验这瓶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请你在小强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进行验证______。
【答案】Na2CO3+CaCl2═CaCO3↓+2NaCl 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直至不产生白色沉淀,静置,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合理即可)
【解析】
(1)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2)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有干扰,所以先用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钠完全除去,再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实验方案: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直至不产生白色沉淀,静置,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应选择发生装置是______(填编号);应选择收集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移出导管,再______,取出集气瓶后,瓶口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放置于桌面。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将一根绕成螺旋状的、表面已被氧化的铜丝组装成装置F(如图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_(填编号);
a.制取更多氧气 b.增大接触面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F的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起到类似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铁不是反应的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均不变;
Ⅱ.氧化铁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铁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
(实验)用天平称0.2g氧化铁,用试管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注:氧化铁不溶于水,过滤可与水分离)
(1)填写如表:
步骤3现象 | 步骤6结果 | 步骤7现象 | 结论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_____ | 过氧化氢溶液中,_____ | 猜想1、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步骤⑦重复实验②、③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D均为氧化物,且B为黑色粉末,C为黑色单质,E为紫红色单质。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为:______;反应②为:______。
(3)①③这两个反应说明A和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为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钙片的标签如图,且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主要成分 | 碳酸钙(CaCO3)维生素 D; |
规格 | 每瓶 50 片,净重 40 克 |
含钙量 | 每片含钙0.75克 |
(1)根据标签中的含钙量,计算出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克_____?(写过程)
(2)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
(3)其中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已知维生素 D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84:11,每个维生素 D 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氧原子,请写出维生素 D 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是一种金属单质
B. 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C. 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某科学小组想对铁生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探究一:铁钉锈蚀条件:如图1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钉,其中两根放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中,A试管上方加一层植物油;C试管中的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盖密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C中铁钉都没有生锈,而B中铁钉生锈。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中加植物油的作用______。
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______。
分析A、B、C试管中铁钉的锈蚀情况,由此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______。
(实验探究)探究二:铁粉腐蚀的影响因素探究如图2所示,将包有样品潮湿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广口瓶容积为
。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时读数
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
,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 铁粉 | 炭粉 | NaCl质量分数 | 量筒起始读数 | 量筒最终读数 | 所需时间 |
0 | 100 | 60 | 约190 | |||
5 | 100 | 60 | 约140 | |||
5 | 100 | 60 | 约160 | |||
10 | 100 | 60 | 约175 | |||
15 | 100 | 60 | 约185 |
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过程。
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水会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内,原因是______。
从数据表上可以得出结论有______
写任意两点
。
影响金属锈蚀的因素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因素_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其中一种因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对100g5%的食盐溶液做了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每次所得溶液中无溶质析出或剩余,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蒸发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加入10g氯化钠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增加10g氯化钠和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加入100g15%的氯化钠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备新物质.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易于血红蛋白结合,具有可燃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和CO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个反应都能生成CO,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备CO选择反应②而不用①的理由是 (任选一个角度回答)
①炽热的焦炭和水蒸气反应:C+H2OCO↑+H2↑
②草酸晶体和浓硫酸供热:H2C2O4CO2↑+CO↑+H2O
(2)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提纯CO,并用CO来还原氧化铜.请根据如图回答:
①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该同学的设计存在的一处明显缺陷是 .用改进后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③装置B的作用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是:装置E中固体颜色的变化为 ,C中 ,F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