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碘酒中的溶质I2
(2)不含金属元素的碱NH3•H2O.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1)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故填:I2
(2)氨水是一种碱,其中不含金属元素,故填:NH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石蕊试纸包括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遇酸变蓝色,蓝 色石蕊试纸遇碱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唱出了茉莉花的美丽、芳香.在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了(  )
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是(  )
A.
       白菜
B.
     香蕉
C.
        鲜鱼
D.
              黄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得了九枚奖牌,成为亚洲体坛霸主.
(1)图1是速度滑冰运动员使用的刀冰鞋.刀冰鞋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Al(或Fe)(写化学式),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锦纶.
(2)制造刀冰鞋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4Al+3O2═2Al2O3
(3)图2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火炬,火炬外形像神话传说中的火鸟.采集圣火,在太阳光下将火炬燃料喷口伸向凹面镜焦点位置,打开阀门,火炬将被点燃.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4)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是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厨房中有下列食物,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
A.米饭B.白菜C.花生油D.鸡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四种物质:
①熟石灰 ②氢氧化钠 ③聚乙烯④硝酸钾 ⑤氮气  ⑥生石灰 ⑦钛合金,请选择合适物质填空(填序号):
(1)制肥皂,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②;
(2)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物质是④;
(3)合成材料是③;
(4)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是④;
(5)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物质是⑦; 
(6)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物质是⑤;
(7)常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
第1组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2组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猜想(1)不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第二组实验静置之后取上层清液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及分析.

(1)点燃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图1甲装置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实验完毕,应先将导管移离液面,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原因又是防止氧气进入试管把铜氧化.
(2)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C将CuO还原成Cu,故C作还原剂.
①先分析,再归纳:反应前后,还原剂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升高.
②根据你所得的规律,判断Zn+H2SO4═ZnSO4+H2↑,还原剂是Zn.
(3)联想到单质碳的其他化学性质,小组同学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现象结论】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证明同学们判断正确.
【实验反思】①考虑到有CO生成,上述实验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是没有处理尾气.
②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原因一:C+CuO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原因二: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中的生成物,和反应物又发生了新的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选择其中一个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反应原理CuO+C$\frac{\underline{\;高温\;}}{\;}$Cu+CO↑,或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4)小组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试管内的残留固体成分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I:只有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木炭和氧化铜
若猜想Ⅱ成立.小组同学想测量该残留固体中铜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了10g固体样品,采用图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准备实验.
(已知: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混合物,可用吸收水和CO2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实验步骤】
a.在A、B、C、D四个装置中放入相应的物质,并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20g
b.先连接A、B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滴加H2O2溶液
c.稍后再连接C、D,加热B装置
d.当药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加入H2O2溶液
e.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冷却到室温,再次称量C的质量为22.2g
【数据计算】求得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94%.请在如图4所示框中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问题讨论】
①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中.
②在实验步骤b、c中,先连接A、B装置加入H2O2溶液,后连接C、D加热B装置的目的是利用氧气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C装置产生干扰.
③在实验步骤d中,停止加热,继续加入H2O2溶液目的是利用产生的氧气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中.
④实验完成后,教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B装置中反应完全,C装置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A、B之间(填两个装置的代号)加入一装置,就能得到较准确结果,该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请你判断原测得结果将偏小 (填“偏大”、“不变”、“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