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CaCO3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解析】

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可知C为氯化钠;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H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AB反应生成C(氯化钠)、DE,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AB可能为碳酸钠、盐酸中的一种,DE为水和二氧化碳中一种;EF生成H(碳酸钙)、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氢氧化钙,D为水;BG生成C(氯化钠)和D(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B为盐酸,G为氢氧化钠,A为碳酸钠;A(碳酸钠)、F(氢氧化钙)反应生成G(氢氧化钠)和H(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代入框图 ,推理成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H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F为氢氧化钙的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作建筑材料等;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实验中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_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二氧化碳通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

2)乙实验将收集满氧气的小集气瓶倒扣入盛有白磷的大烧杯中,扣入小集气瓶前白磷不燃烧,扣入后白磷燃烧,由此说明________

3)丙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塑料购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废弃塑料的处理亟待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2)小林尝试用焚烧法对某类塑料购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查阅资料)I.聚氯乙烯的化学式为(C2H3C1n

.氯化氢气体会污染环境

Ш.

聚氯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将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得到吸收液,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林对吸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吸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实验1)取吸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变红色,说明溶液呈_____性。

(猜想)猜想1NaClNaOHNa2CO3

猜想2____________

猜想3NaClNa2CO3NaHCO3

猜想4NaClNaHCO3

(进行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小林观察到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猜想1正确。

(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林对吸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案是____________,然后倒入废液缸。咨询老师后,小林获悉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回收是减少环境危害的最好方法。

3)聚氯乙烯的生产需要用到氯气。工业上获取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工厂需生产14.2t氯气(Cl2),至少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吨?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____进行验证。

2)如图中,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C 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A-G(初中常见的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单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_____,其常见用途为_____(任写一条)。

2)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的②现象为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SO2 2NH3 S2- Ca2+ N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①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作出如下猜想: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_____正确。

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2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

2)试剂X_________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1226日,合肥轨道3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合肥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性。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钢样中含铁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