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某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4g硫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单位:克)
所用氧气质量246
产生二氧化硫质量48m
(1)m的数值应为多少?
(2)以上甲、乙、丙的实验哪些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以上哪次实验中硫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 依据硫与氧气反应时的质量关系,确定硫与氧的质量比,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进行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 解:依据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可知反应时硫与氧的质量比:32:16×2=1:1,
甲:4g硫与2g氧气反应时硫有剩余,剩余2g,生成4g二氧化硫,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乙:4g硫与4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8g二氧化硫,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丙:4g硫与6g氧气反应氧气剩余2g,生成8g二氧化硫,符合质量守恒定律,m的值为8.
故答案为:(1)8;
(2)甲、乙、丙的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乙.

点评 此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方程式对相关物质质量关系的分析,属于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能制氧气的呼吸面具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Na2O2+2H2O═4NaOH+O2↑    b、2Na2O2+2CO2═2Na2CO3+O2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同学们对用过一段时间后的面具中的固体成分产生兴趣.
【猜想与假设】
固体可能为:a.Na2CO3;b.NaOH和Na2CO3;c.Na2O2和Na2CO3;d.Na2O2、NaOH和Na2CO3
为了确定用过一段时间后呼吸面具中的成分,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看到固体溶解,有气泡,证明固体中有Na2O2
实验Ⅱ: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实验Ⅲ: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再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有些同学认为其中有些不妥的结论.
(1)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Ⅱ并不能确定固体中含有Na2CO3.如何改进此实验?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或取少量放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或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或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至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有Na2CO3].
(2)还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Ⅲ也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其原因是:固体中若含有Na2O2加水时会产生NaOH,所以,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C.
A.食盐和蔗糖--尝味道
B.CO和CO2--闻气味
C.氯化铵和氯化钾--熟石灰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要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相同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其化学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
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木炭粉(CuO)盐酸过滤、结晶
BCO(CO2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
CCaO(CaCO3过滤、烘干
DNaCl(Na2CO3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将乙醇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2.34000
反应后质量/g002.22.7待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在反应后待测数值为1.4g;
(2)请计算判断X的组成元素:含有两种元素,其质量之比为3:4;
(3)若X是CO,那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5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6H2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CDE(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①小红同学想把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道、污染水源等(写一条).
②小红取反应后的废液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2,其中纵坐标m是实验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碳酸钠溶液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沉淀量
B.c点表示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C.与50g废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g
D.最终产生气体的质量为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为了除去Na2SO4溶液中的CuSO4杂质,得到纯净的Na2SO4溶液,小王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加入适量的KOH溶液,使CuSO4和KOH恰好完全反应.②过滤,使生成的Cu(OH)2沉淀和液体分离.小王认为得到的无色滤液就是纯净的Na2SO4溶液.请你对小王同学的除杂质实验进行评价: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钾
上述实验用到KOH溶液.小王同学用天平和已知质量为15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20gKOH固体来配制该溶液.称量时,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35g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一定量的KOH固体.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图所示),下一步他的操作应该是继续加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