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4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所加稀硫酸的质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近日,浙江大学研制出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它被预测可代替活性炭用于净水,说明它具有较强的_____性;
(2)如图1的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mL时,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mL,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欲使图2中乙溶液的状态从P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图2,t2℃时,把56克乙物质加入到200克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图2,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t1℃时所得甲乙丙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6)图2,将150克甲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向其中加入50克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小组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乙同学:可能与铜离子有关;
丙同学:可能与铜单质有关。丙同学猜想的依据是_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室温时,小组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 | ||||
产生气泡的快慢 | 较快 | 明显加快 | 较快 | 明显加快 |
(分析并得出结论)
(3)由实验①和实验③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得出甲同学的猜想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实验④是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丙同学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实验②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此反应发生后反应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组同学得出_____的猜想正确。
(5)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实验方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水,他利用如图流程来净化水,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选填序号).
a 带铁圈的铁架台 b 酒精灯 c 漏斗 d 玻璃棒 e 量筒 f 烧杯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该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_____(填操作③的名称)可以获取纯净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根点燃的火柴(如图所示),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填编号),原因是___。
(2)钾(K)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反应。
(4)通过对(2)(3)的认识,你对灭火的新认识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組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g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将120g稀盐酸平均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30 | 30 | 30 | 3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9 | 6 | 3 | 2 |
分析数据计算(結果精确到0.1%):
(1)该祥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12g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2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3 | X | 24 | 3 |
A. x的值等于2B.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