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叙述正确是

A. 尿素由8个原子构成

B. 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D. 尿素中氮、氢、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1

C 【解析】A、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的,1个尿素分子是由8个原子构成,错误;B、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16×1):(14×2):(1×4)=3:4:7:1,所以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C、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1×4):(16×1)=3:1:4,正确;D、尿素中氮、氢、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1:1,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拉面条 B. 磨豆浆 C. 切黄瓜 D. 酿米酒

D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拉面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磨豆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切黄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酿米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下图是甲烷燃烧的微观图。

在点燃的条件下,A到B的过程表示的是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静置,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现象。反应前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根据你的分析,在硝酸钡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也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 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变浅), Ba2+、SO42- Na2CO3或K2CO3 【解析】(1). 由图中信息可知,B到C的过程表示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的过程; (2).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①、②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 ②属金属元素

C. ①、②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 ①是阴离子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对比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两微粒的相同之处。:A、微粒①核外电子数是2+8+8=18,微粒②核外电子数是2+8=10,因此①、②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故说法错误;B、微粒②核内质子数是11,属于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C、微粒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故说法正确;D、微粒①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零冷两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如图一是教材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原型实验,图二、图三是某学生的创新实验:

图一中热水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隔绝空气 ②加热使铜片温度升高

A.只有① B.只有② C.是①和②

(2)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擦干后进行加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判断和评价,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改进后实验(图二)可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更环保

B、改进后实验(图三)可防止白磷四处移动,实验效果更好

C、图二中气球没有任何作用

C 空气或氧气 A、B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一中热水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加热使铜片温度升高,故选C; (2)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3)白磷燃烧,说明了满足了白磷燃烧的条件,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空气或氧气; (4)A、实验(图二)中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进入到气球中,没有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改进后实验(图二)可防止生成物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零冷两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过滤 D. 倾倒液体

B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C、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______________

(2)在收集完气体时,为什么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将其堵塞 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 KMnO4K2MnO4+MnO2+ O2↑ 【解析】(1)在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将其堵塞;(2)在收集完气体时,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3)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

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 D.食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C 【解析】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易因霉素使人中毒;B.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使蛋白质变性,失去营养物质;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 ; D.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也能使人中毒,食品中不能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开封市招模拟考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碱:纯碱、烧碱 B. 氧化物:生石灰、熟石灰

C.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 D. 有机化合物:甲烷、葡萄糖

D 【解析】A、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不是氧化物,错误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错误;D、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葡萄糖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