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②将灯内的酒精到出少量点燃,能很好的燃烧③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④将灯帽盖好放置几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⑤去学校图书室查阅了有关资料,记录了如下有关的信息: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酒精的沸点为:800C     水的沸点: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能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2)小李设计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是否可以燃烧.
(3)实验③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顶部灯芯处的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所以不易被点燃.

分析 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比水更容易挥发,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在灯头处的灯芯中的酒精挥发后使得酒精的含量较低,不容易点燃.

解答 解:(1)酒精灯不会被点燃,首先应该检查酒精是否用完了,若没有用完,则就是其他原因了,
故答案为: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2)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看能否很好的燃烧,若能燃烧,则说明不是酒精灯内的酒精出了问题,
故答案为: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是否可以燃烧.
(3)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说明点燃的液体不是酒精,而是其它物质,因为酒精灯中的酒精是95%的工业酒精,酒精的沸点为:78℃,水的沸点:100℃,可见酒精比水更易挥发,所以酒精灯芯挤出的液体含酒精量非常低,
故答案为:顶部灯芯处的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4)综合分析可知,酒精灯点不着的原因是: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
故答案为: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所以不易被点燃.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酒精灯不容易点燃的探究实验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CO2(CO)-通入O2,点燃
B.Al(Fe)-加入足量稀盐酸
C.C (CuO粉)-通CO,加热
D.CaCl2(CaCO3)--滴加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按照图1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Ⅰ定性分析
(1)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实验装置B中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0.
(4)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Ⅱ定量分析
该兴趣小组按照科学的方案完成实验后,对通入足量CO充分反应后的管内固体X进行如图2的后续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固体X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Fe+2HCl═FeCl2+H2↑.
(6)如何判断固体C已洗涤干净?(简述步骤、现象、结论)取最后的洗涤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若不变红,说明已洗干净.
(7)根据以上实验流程,可知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4 g,请进一步计算原混合物“氧化铁和铜粉”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Al>R>Cu,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据图回答:

(1)流程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新生成的氯化钙无法除去,过滤的到的沉淀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2)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流程Ⅱ中发生的总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3)请写出碳酸氢钠分解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4)如果不将氯化铵作为目标产品,即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出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5)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国2008年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进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碳和氢两种原子构成的
③丁烷分子是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的   ④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5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⑥丁烷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的
⑦丁烷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2%    ⑧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⑤⑦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②④⑤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混合物(填物质类别).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将氮气冲入灯泡内用作保护气.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所以在使用天然水前要净化处理.因为木炭具有吸附作用,所以净化水时经常使用木炭对水净化处理;某些领域如医院用水只把水作净化处理还不够,还需要将天然水变成纯水,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蒸馏;天然水中因为含有的金属离子不同,所以有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日常生活中区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常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①②④⑥(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3)2010年春,我国云南、贵州等省市发生严重旱灾.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淘米水浇花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请问:
(1)加碘食盐含碘酸钾(KIO3),目的是给人体补充碘元素.
(2)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这是因为大理石中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
(4)明年我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写出天然气主要成份的化学式CH4,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