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哈市地铁1号线的正式运行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成地铁列车钢轨材料可以是______;(在A.B、C中选填)
A.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B.强度好、密度小的铝合金
C.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
(2)地铁机车通常是电力机车,机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4) ;
(3)钢轨焊接的方法通常是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
铁单质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1)A (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2Al+Fe2 O3高温2 Fe+ Al2O3 0价 +3价
【解析】
试题分析:(1) 制成地铁列车钢轨材料要求硬度大,所以应选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选A
(2) 地铁机车通常是电力机车,机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 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铁单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Fe2 O3高温2 Fe+ Al2O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反应前Al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Al2O3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考点:合金的优越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中考名师推荐化学--气体制取和净化(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B可用同一种收集方法收集两种气体
C检验两种气体的方法相同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3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请你从三个实验的现象及原理等角度找出两点共同点:
、
(2)第一个实验进行时,硫的状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酸碱度 C.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 D. 滴加液体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B中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中气球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
(3)通过对比A、B中气球体积变化不同,可以说明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 A | B | C | D |
区分物质 | 黄铜和黄金 |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 | 碳铵和硝铵 | 酒精和白醋 |
第一方案 | 观察颜色 | 观察颜色 | 分别取样,闻气味 | 取样,加食盐,观察是否有气泡 |
第二方案 | 加盐酸,看气泡 | 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 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 取样,分别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0℃甲、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t℃时,60g丙完全溶解可配制出160g丙的饱和溶液
D.40℃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黑龙江哈工大附中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镁条与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热的实验后,想研究金属铝与盐酸反应是否也放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和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
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加入到锥形瓶内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为 ;
甲同学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现象,从而得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结论,理由是 ;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发现锥形瓶中的液体的量明显多于加入的稀盐酸,请用理化知识解释锥形瓶液体量增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