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B常温下均为液体,A分解可得到B和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C、D、E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C与D溶液反应得到黄色溶液;C与E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F,E、F组成元素相同.
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②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向无色的G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向其中滴加H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呈红色,然后加入过量的D的溶液,沉淀消失产生气泡并得到无色溶液.
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最终得到的无色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分析 (1)A、B常温下均为液体,A分解可得到B和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因此A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2)C、D、E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C与D溶液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因此是盐酸和氧化铁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C与E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F,E、F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C是氧化铁,D是盐酸,E是一氧化碳;
(3)向无色的G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G溶液显碱性;再向其中滴加H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呈红色,然后加入过量的D-盐酸的溶液,沉淀消失产生气泡并得到无色溶液,因此H是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过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 解:(1)A、B常温下均为液体,A分解可得到B和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因此A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填: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C、D、E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C与D溶液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因此是盐酸和氧化铁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C与E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F,E、F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C是氧化铁,D是盐酸,E是一氧化碳;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向无色的G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G溶液显碱性;再向其中滴加H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呈红色,然后加入过量的D-盐酸的溶液,沉淀消失产生气泡并得到无色溶液,因此H是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过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盐酸还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因此溶质有氯化钙、氯化钠及盐酸;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NaCl、CaCl2、HCl.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是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是由于稀硫酸能与铁反应
C.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稀有气体中的氦可用于填充气球,是由于氦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氮元素N; (2)氢氧根离子OH-
(3)3个钠原子3Na;  (4)2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我校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走进了顺义现代农业园,中心区主要展示农业高科技产品,利用水培技术建立空中花园,形成立体种植.园区生产过程应用到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如营养液的配置、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来选种等.工作人员要配制100g 20%的NaCl溶液,请你帮助他们解答以下问题.

(1)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20g.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左盘中增加氯化钠.
(3)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4)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用铁制成铁锅,这利用了铁的B(填字母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明亮的金属光泽
(2)用水洗完的铁锅要用抹布擦干可以防止生锈,其理由是隔绝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同学们发现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NaOH能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1.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呈红色
实验2.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振荡.红色逐渐消失.NaOH与HCl能反应.
【解释与结论】写出NaOH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对实验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讨论,小玲同学认为呈碱性,小生同学认为呈中性,小柏同学认为也可能呈酸性,最后同学们否定了小玲同学的说法,其理由是红色逐渐消失;欲进一步确定实验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其操作是用试管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C(填字母序号).
A.面粉        B.碳酸钙        C.食盐        D.植物油
(2)实验中常用到10%的稀盐酸,将100g 36%的浓盐酸配制成10%的稀盐酸,需要加水26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溶液中的溶剂均为水
B.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C.衣服晒干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气体
D.与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t1℃时,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3)t2℃时,5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
(4)b中含有少量的a和c,若要提纯b,可采用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