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乙和丁为黑色固体.
(1)写出化学式:
甲H2;丙O2;丁CuO.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分析 (1)具有可燃性的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有:碳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酒精等;丙和三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甲、E、乙发生反应,可推断单质丙是氧气;又由于单质甲和化合物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判断化合物乙为一氧化碳、则B为二氧化碳、甲为碳或氢气中氢气、A就是水;由可燃物E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猜测E为甲烷或酒精;将推导出的各物质代入图中验证即可;
(2)根据(1)中的推导及转化关系等,继续推断得出的丙和E的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

(1)首先由甲、乙、E三种物质为可燃物,丙和三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甲、E、乙发生反应,可推断单质丙是氧气;具有可燃性的单质甲为碳或氢气,两种物质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与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化合物乙可判断为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燃烧生成的B为二氧化碳,那么单质甲燃烧生成的A则不为再为二氧化碳,则可推测A为水,因此单质甲就为氢气;
综合以上分析,甲为氢气H2、乙为一氧化碳CO;
(2)根据(1)的推到可知丙是氧气,根据化合物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猜测丙是甲烷(或酒精),甲烷(或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写酒精燃烧也给分);
故答案为:
(1)H2; O2; CuO;(2)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主要是找出题中的突破点,而本题的突破点就是单质丙能与三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反应,判断丙为支持燃烧的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目的是赶走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B、C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加热后没有(填“有”或“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常温下,碳与氧气不能(填“能”或“不能”)反应;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说明加热后有(填“有”或“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1)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尾气处理的方法为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
C处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frac{\underline{\;通电\;}}{\;}$4Fe+3O2↑,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B.人居社区要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
C.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观察以下两个反应:
(1)H2O+CO2=H2CO3; 
(2)6CO2+6H2O$\frac{\underline{\;\;\;\;\;光\;\;\;\;\;}}{叶绿素}$C6H12O6+6O2
请回答下列问题: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你从中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共同点:反应物相同;不同点: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得到的结论: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均保持不变的组合是(  )
①乙醇  ②乙烷  ③乙酸  ④葡萄糖 ⑤蔗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石灰石高温锻烧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②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分析原因是CO2+Ca(OH)2═CaCO3↓+H2O
③白磷在空气中发生自燃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④炼铁原理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氢氟酸对玻璃产品进行腐蚀雕刻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式中X的化学式为(  )
A.SiFB.SiF4C.SiH4D.F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2)写出①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图乙是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由a、b处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需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a、c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需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实验时,a处的白磷短暂地燃烧片刻后便熄灭了,原因是氧气耗尽了;
(5)图乙装置与图甲相比,优点是防止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固体样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pH=10说明固体中,还一定含有NaOH(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使样品中的Na2C03完全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3是正确的.
【拓展】
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