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A、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着火点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4%B.50%C.55%D.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铝是“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反应速度,达到疏通管道的效果,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原理: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铝制品不能盛放食醋,原因是铝能和醋酸反应
(2)小明对该“管道疏通剂”做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入水,再加入本品200g,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反应后溶液中剩余氢氧化钠的质量.
(3)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C(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Mg2+的质子数为12.
(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Ca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进行实验研究,已知A中可能含有K2CO3、KCl、Fe2O3中的一种或多种,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问题(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进行)

(1)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K2CO3、Fe2O3(写化学式)
(2)溶液G中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Cl-(写离子符号)
(3)写出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Cl3+3KOH=Fe(OH)3↓+3KCl,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许多科学家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氮气.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目的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98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氮气.
材料四:1989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氩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含氮化合物反应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将瓶内的氮气反应完全;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他气体存在,其理由是氩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中的其它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氩气很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
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甲醛浸泡食用海产品到达保鲜的目的
B.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及水利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C.垃圾中的有些金属、塑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并处理
D.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