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测电笔
B.
测量物体的长度
C.
测定溶液的pH
D.
测液体的温度

分析 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法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使用注意事项.

解答 解:A.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千万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错误;
B.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将刻度尺与物体放齐,将零刻度对齐物体边缘,故正确;
C.测定溶液的pH时,应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立刻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可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故错误;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烧杯壁或烧杯底,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只要把握好每一个操作的注意事项,此类考点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属于实验基本操作中有关操作的注意事项,此类考点经常出现考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已知A原子的原子质量是3.986×10-26kg,A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求(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2)A原子的中子数是多少?
(3)A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D.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无固体残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
B.反应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
C.反应结束后,图象b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D.a、b两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甲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乙图: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C.丙图:验证燃烧需要空气(真空罩不影响传热)
D.丁图: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化学工业上通过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100g进行中和测定.他们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消耗稀硫酸160g.求:电解槽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镁与酚酞溶液混合,观察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将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放热
D.打开浓盐酸的瓶子时,瓶口处出现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资料: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置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F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4)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g,仪器 E 质量增重 8.8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