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真假黄金

B.用水区别NaOHNH4NO3两种固体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用灼烧红磷的方法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假黄金一般为铜锌合金,灼烧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而真黄金不会变黑;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

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只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是无法点燃的;氧气有助燃性,与红磷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可以用灼烧红磷的方法除去氮气中的氧气。综上所述,故应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没有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能量的是

A. 人用食物维持体能 B. 家庭用煤气做饭

C. 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D. 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返青粽叶 是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H2SO4

猜想三Na2SO4和NaOH

猜想四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 铁丝 C. 蜡烛 D. 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下面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怎样验满氧气?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

(已知;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

①仪器D3的作用是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不纯的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 g,通入氢气充分反应后,若仪器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增加1.8g,则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 。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C.铁锈疏松多孔覆盖在铁制品表面,可用于防止铁制品继续被腐蚀

D.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