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的变化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B.气球爆炸C.食物腐烂D.钢铁锈蚀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气球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钢铁锈蚀,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A.实验室常利用下图部分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为了获得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将A、C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现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
(5)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分析如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20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3)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提纯NaCl,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份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中能用来作为食品袋内的“双吸剂”是(  )
A.活性炭B.生石灰C.铁粉D.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
A.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减少煤的浪费(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亮亮同学 称取2.4g镁条做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在充足空气的密闭环境中,点燃镁条使其充分燃烧,然后,收集所有固体称得质量小于4.0g.
写出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   C+2MgO        ②3Mg+N2$\frac{\underline{\;点燃\;}}{\;}$      Mg3N2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填“①”或“②”)造成的.
【实验探究】用右图所示装置除 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然后,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除去氧气时应选择的物质X是B(填写字母序号).
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亮亮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和乙()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变化
D.反应生成了二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鉴别炭粉和CuO观察颜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