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同学用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该题中天平不平衡是由于反应后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跑掉了,并不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解:这个结论不正确.
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点评 本题告诉我们在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时,要选择密闭的装置或者在选择药品时要注意不要选择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的药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乙的化学式为CH4
(1)以上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H2(填化学式);
(2)在该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3;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frac{\underline{\;高温\;}}{\;}$CO+3H2
(4)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转化中,不能一步完成是(  )
A.CO→CO2B.CO2→H2CO3C.SO2→H2SO4D.HC1-Mg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是酸和碱
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C.若甲为l0g、乙为20g,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D.若甲与丙是单质、乙与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液化石油气的燃料之一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丙烷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
C.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D.22g丙烷中含有4g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们沿用至今的化学元素符号系统是181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首先倡导使用的他使用这些化学符号成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请填写如表:
 化学符号  Si  2N 
 表示意义 三个铝原子  正二价的锌元素  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稀溶液一定比浓溶液含有较少溶质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如图为某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一中发生两个反应,请写出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2)实验二中出现浅绿色固体.该同学对浅绿色固体的成分作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碱式硫酸铜[Cu4(OH)6SO4],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②Cu(OH)2分解温度为80℃,Cu4(OH)6SO4分解温度为300℃.
【猜想与假设】
①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
②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和Cu(OH)2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①实验二的试管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含有Cu(OH)2
②从实验二加热后的试管中分离出固体的操作有过滤、洗涤等.证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已洗净.
③将②中所得固体溶于足量B(选填序号),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硝酸     C.稀硫酸
【结论】猜想②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二氧化硅是由硅、氧等因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