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不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A.臭氧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冰雪消融是因为温度升高,从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里的玻璃和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氮气不能引起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对空气的影响,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尿素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请计算:
(1)尿素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7.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46.7%(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B.+3C.+5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粒子能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2NB.NC.N2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然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氧气的性质.请回答:

(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锥形瓶.
(2)某同学根据图2进行实验,观察到甲试管中产生气泡比乙试管中产生气泡多.你认为原因是a溶液比b溶液浓.
(3)20℃,市售的双氧水的浓度为10%,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取市售的20mL质量分数为10%的双氧水,加一定质量的水稀释成3%的双氧水.从如表中找出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数据:1.024g/mL.最终可稀释得到68.3克3%的双氧水.(保留至0.01%)
溶质质量分数10%3%
密度(单位g/mL)1.0240.991
(4)取34克未知浓度的双氧水与2克MnO2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至质量不再减轻后,称量剩余混合物的质量为35.2克.
①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双氧水中溶质H2O2的质量.
③该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炭(C),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Na2CO3或Na2O、Na2CO3,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反应物中无氢元素.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
是Na2CO3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Na2CO3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方案2中CaCl2还可以用其它物质代替吗?请你写出一种氯化钡或硝酸钙或硝酸钡等.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水变成水蒸气,这是因为(  )
A.构成水的微粒变成了其他的微粒
B.构成水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
C.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
D.构成水的微粒被阳光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混合,再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沉淀生成的是(  )
A.NaOH  FeCl3B.Ca(OH)2  Na2CO3C.AgNO3  NaNO3D.CuCl2 B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Na+C12 $\frac{\underline{\;点燃\;}}{\;}$ 2NaClB.4P+5O2 $\frac{\underline{\;点燃\;}}{\;}$ 2P2O5
C.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H2↑+O2D.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