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水,做为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某化学课上,老师取出两瓶“娃哈哈”纯净水,神秘的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纯净水”.老师笑道:答对了一半,其中有一瓶是澄清石灰水.请同学们想想,利用图1所给物品设计实验鉴别老师手中哪一瓶是澄清石灰水?(烧杯、试管、铁架台等器材自备)

所选物质二氧化碳,简述实验方法取样品,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为氢氧化钙.
(3)常见的化学试剂都是水溶液,若将CO2通入到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碳酸(填名称);若将氧化钙放置到水中充分作用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填化学式).
(4)某同学电解18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电源正、负两级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1:2,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测得烧杯内溶液的浓度变为20%,则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0g.
(5)“水能灭火,亦能生火”.如图2所示:将水滴加到脱脂棉上的过氧化钠上,稍等片刻,脱脂棉发生燃烧.(已知:过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并指出脱脂棉发生燃烧的原因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6)水是常用溶剂.下列是有关一些溶液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3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C.
②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BC(填序号).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③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A>C>B.

分析 (1)根据净化水的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4)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结合正氧负氢的体积比是1:2,依据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进行分析;
(5)根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以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6)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鉴别石灰水可以选用二氧化碳,鉴别方法是:取样品,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为氢氧化钙;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将CO2通入到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碳酸;若将氧化钙放置到水中充分作用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结合正氧负氢的体积比是1:2,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电解水的质量为:180g-$\frac{180g×10%}{20%}$=90g,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所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质量为90g×$\frac{1}{9}$=10g;
(5)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脱脂棉发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6)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C;
②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增加溶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故选:BC;
③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最小,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C物质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C>B.
故答案为:(1)吸附;
(2)二氧化碳,取样品,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为氢氧化钙;
(3)碳酸,Ca(OH)2
(4)1: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10;
(5)2Na2O2+2H2O=4NaOH+O2↑,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6)①C;
②BC;
③A>C>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以及和水有关的多方面知识,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气体的性质和制备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草酸晶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frac{\underline{\;H_{2}SO_{4}(浓)\;}}{△}$CO2↑+CO↑+4H2O.为证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之一是一氧化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研究.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②B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③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什么?
④对D装置加热前要先通入过量的CO,其目的是什么?
(2)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用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进行了探究.
【做出猜想】
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
猜想二:实验中使用的液体药品是浓盐酸,造成通入石灰水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气体.
【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
(3)实验室取17g过氧化氢溶液和0.5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17.1g.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氦原子2He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盐NaCl;(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最常见的溶剂.(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写出F→A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B→C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Ca(OH)2=CaSO4+2H2O. 不用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美食节目,传播中华美食文化.但是近日3•15曝出很多食品都不合格,“舌尖上的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氯化钠腌制食品
B.工业酒精可以饮用
C.发霉的油菜籽经过加工成食用油
D.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鲜对人体无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
②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②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为未来使用新能源提供可能
①烧烤食品营养丰富,可大量食用
②每天食用适量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A.
液体过滤
B.
测定溶液的pH
C.
闻气体气味
D.
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物质性质,找出它对应的途径,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用途:A.制糖脱色;           B.高炉炼铁;            C.治疗胃酸过多;
           D.制造人造骨骼;    E.生产汽车轮胎;     F.填充食品包装袋
(1)CO具有还原性B;       (2)NaHCO3能与酸反应C;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A; (4)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D;
(5)N2化学性质不活泼F;(5)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不易老化等性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