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pH 7(填“<”或“>”或“=”);
(2)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大于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或“=”);
(3)40℃时,碳酸钠和氯化钠均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4)为检验(3)中析出的物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加入几滴稀 (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 ;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有NaOH,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猜想③正确 |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其实验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制取氧气,哪种发生装置较为方便 (填序号,下同).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若要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方法为 ,若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 .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X、Z两物质属于单质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 |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用一干冷的玻片置于试管口上方. | . | 固体中含有水. |
② |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颜色. | 溶液呈 色. | 固体中含有Fe2O3. |
③ | 收集步骤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 | 有爆鸣声. | 固体中含有 . |
④ | 将上面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 有黑色固体. | 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
(2)表达: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拓展:取2枚未生锈的铁钉,一枚部分浸入蒸馏水、另一枚部分浸入食盐水,生锈较快的是 .
(4)计算:Fe2O3也可以代替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气,现取Fe2O3与KClO3的混合物29.5g,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为19.9g,将所得固体加入85.1g水中充分溶解并过滤去除不溶物Fe2O3(不考虑水的损耗),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