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富池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B.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是氧气 |
水中加入NaOH,看到U形管a侧液 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 |
C.说明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 D. NaOH溶解在水中要放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①液态氧化物的是______;
②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③“西气东输”工程输送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④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______排放不畅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CaO+CO2↑ B. HCl+NaOH=NaCl+H2O
C. CO2+2NaOH=Na2CO3+H2O D. 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提示:铜灼烧后的固体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酸浸”步骤需加热。写出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经操作Ⅰ分离所得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填微粒符号)和H2O。
(3)过量试剂X与操作Ⅰ分离所得溶液发生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由固体物质Y得到铜粉的实验方案:向固体物质Y中_____________,用水洗涤固体2~3次,干燥得到铜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三种分子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 反应中分子发生分解,原子重新组合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届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白酒 C. 白醋 D. 花生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级地震为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用于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又称高氯精
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
C. 高氯精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1
D. 高氯精由12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