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H2SO4==ZnSO4+H2↑ B. 2H2O 2H2↑+O2↑
C. 2NaOH + H2SO4==Na2SO4+2H2O D. 4P+5O22P2O5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2物质的变化每课一练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
A. 镁条燃烧 B. 火柴梗折断 C. 干冰升华 D. 玻璃破碎
A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镁条燃烧有白色固体生成;B、火柴梗折断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C、干冰升华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D、玻璃破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某兴趣小组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和_______(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Ca(OH)2;猜想二:Na2CO3;猜想三:Ca(OH)2和Na2CO3;
大家都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3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正确 |
(交流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三得出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________。有些同学往实验一中滴加稀盐酸后,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对此深感疑惑,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NaCl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产生气泡滴加氯化钡溶液溶质只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时,滴加碳酸钠溶液也无明显现象;滴加的稀盐酸太少,不足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 【解析】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但是不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发射火箭时的燃料
B.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C. 雾霾天气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D. 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
C 【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说法错误;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说法错误;C、雾霾天气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说法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含量增多会导致酸雨,说法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②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6% (填“>”“<”或“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将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
选项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氢气与一氧化碳 | 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
B | 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
C |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
D | 氧气和空气 |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一氧化碳和氢气燃烧时的火焰都是淡蓝色,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H2 中的“2”表示两个氢离子
C. 2Mg 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 2NH3 中的“2”表示 2 个氨分子
D 【解析】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B、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错误;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 Fe B. CO2 C. Fe2O3 D. NaCl
B 【解析】 A、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B、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 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D、氯化钠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德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 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A 【解析】 A、地球水资源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错误;B、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C、工业上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正确;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正确。故本题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