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 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 将t1℃时,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回答问题。
(1)某小组采用高锰酸钾,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2)某气体能用E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氨气的装置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A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一般不建议使用F原因是______,但是小明同学用F确实能收集满瓶,请写出可能的原因(一条即可)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F收集氧气时观察到______,可以开始收集,观察到______,表示装置已经集满气体。利用G或H收集气体时导气管都要接近集气瓶底原因是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Al2O34Al+3O2↑ B. C2H5OH+3022CO2+3H20
C. 2Mg+CO22MgO+C D. AgNO3+NaCl=NaNO3+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些初中化学常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红棕色固体,B、C、E、F均为无色气体,G的溶液为浅绿色,H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
(1)A所属物质的类别__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反应③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若甲溶液的溶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水的净化”过程,取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碳酸钙+水+二氧化碳。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实验中水不仅能用于配制溶液,还能扮演其它不同的角色。
(一)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实验步骤为计算、___、 溶解。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置,则需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 ____ g.
(二)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B,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 (填 “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5)C图所示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6)D中电解水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7)为了给上述D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某同学用上图中三个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得到正确结论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由此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注意的是______(只回答一-条即可)。试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对上述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4:1
C.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