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课题小组为除去氮气中所含的H2、CO2和H2O等少量气体杂质,以获取纯净的氮气.设计出以下可能用到的实验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盛有CuO的加热管、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你认为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应选取的操作和实验顺序是(  )
A、①③②B、③②①
C、③②④D、④②③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②灼热的氧化铜可与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反应生成水而除去氢气;③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把混合气体首先通过氧化铜,使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变成水而除去氢气;然后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而除去二氧化碳;最后通过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收性除去混在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或者:
把混合气体首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而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氧化铜,使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变成水而除去氢气;最后通过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收性除去混在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即除氢气和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的先后差异,所以可以为③②①或者②③①.
故选B.
点评: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与检验混合气体中杂质操作具有很大的不同,除去杂质时一般最后使用浓硫酸干燥气体,而检验混合气体时通过是先使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三瓶气体,分别为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区别.
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原子量”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卢瑟福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B、医疗上制造低温环境
C、制作航标灯、霓虹灯、闪光灯
D、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桌上有四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是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各一瓶,为了确定其成分,分别向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到木条
 
的是氧气,木条
 
 的是空气,木条熄灭的为
 
,接着往剩余没有鉴别出的气体瓶中分别倒入
 
 可以到达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还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设计如下实验.(Ⅰ与Ⅱ盛装的都为澄清石灰水)
(1)人在吸气的时候活塞A
 
(填“打开”还是“关闭”)活塞B
 
(同上).
(2)人在呼气时,活塞拉制操作与吸气相反,在Ⅱ中看到的现象是
 

(3)瓶Ⅰ中试剂的作用是
 
 装置Ⅲ的作用是
 
.将上述实验反复操作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是来自人的代谢而不是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D、甲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g;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HCl溶液的用量为20mL(假设两种溶液密度均为1g/cm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提出问题】:影响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做出猜想】:
猜想一:大理石规格;猜想二: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猜想三: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编号
T/℃ 大理石
规格
HCl的
质量分数
完全反应
的时间/s
实验目的
25 粗颗粒 18.25% 160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10
35 粗颗粒 18.25% 60
 
 
 
100
【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