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们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应.(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稀硫酸溶液体积(mL)0245678910
温度 (℃)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热,控制变量法的操作,以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而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知识设计实验.

解答 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测量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氢氧化钠固体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该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需要测定中和反应中温度的变化,所以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是酚酞显红色,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1)2NaOH+H2SO4=Na2SO4+2H2O;
(2)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6;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4)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同学做“向水中通直流电的化学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小苏打,②盐酸,③淀粉,④熟石灰,⑤聚乙烯,⑥氯化钾,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钾肥的是⑥;  (2)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⑤;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②;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④;
(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①;  (6)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B.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
C.原子核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是不可分的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01238
反应后质量/g425X(未知)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是化合反应D.X的值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1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2)X=8,Ca离子的符号为Ca2+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填序号)
(5)我省某地曾经发生过氢氟酸(HF)泄漏,消防员用熟石灰对泄漏点进行处理.请写出化学方程式Ca(OH)2+2HF=CaF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如图1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两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0;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缺碘可能造成的疾病甲状腺肿大.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位于同一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①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③二氧化硫在加热并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三氧化硫也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氧气,⑤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 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⑥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和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硫,⑦二氧化硫还可以用于消毒、杀菌,⑧二氧化硫易液化,⑨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1)以上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是①②⑧⑨(填序号,下同)属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是③④,属于二氧化硫用途的是⑤⑦.属于二氧化硫实验室制法的是⑥.
(2)以上描述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④(填序号)
(3)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硫+氧气$→_{加热}^{催化剂}$三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要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如果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选用的最佳收集装置是E(填字母标号);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正放(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制取装置应选择B;
(4)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A、C、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A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放置棉花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5)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发出白光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往集气瓶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