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商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X>Y>Z B. Z>X>Y C. Y>Z>X D. 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曲阜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和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氧化钙溶液并振荡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 | _______ |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乐东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产生气泡,试管A中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_____。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的节水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乐东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 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 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 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乐东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能观察到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铁丝 B. 硫 C. 磷 D. 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t2℃时,A固体中混有的少量B,要提纯A物质,采取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4)若物质A在VC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_。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C. 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是 1:8
B. 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是纯水
C.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不含
D. 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