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雨天汽车低速行驶,是因为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增大
B.近视镜矫正近视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使用煤炉要防止中毒,是因为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有毒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要想学好化学 就得有化学思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O2、H2中的;若用F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填导管口字母)通入。
(4)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 , 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
(6)关于硫酸的性质实验:
①浓硫酸不仅具有酸性还具有性,沾到皮肤上,必需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浓硫酸也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瓶盖,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变大”、“不变”或者“变小”);
③另外,浓硫酸也能体现其强氧化性,它可以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非金属固体单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态氧化物和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液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结合浓硫酸的①②③性质可知,下列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填字母,可多选)。
A.二氧化碳 B.氨气 C.硫化氢 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四种物质A,B,C,D中有3种单质和1种化合物
C.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14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O2═N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 , 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 , 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 , 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 若不发出 ,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4)【实验探究】
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5)【思维拓展】
①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
②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6)假如6.4克SO2与119.6克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B.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C.蜡烛—黄色火焰—分解反应D.细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其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