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请以赤铁矿为例,写出工业炼铁的原理:
 
,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
 

(2)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考点: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解答:解:(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
 
2Fe+3C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填:Fe2O3+3CO
 高温 
.
 
2Fe+3CO2;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2)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都是使铁与氧气、水隔绝,故填:隔绝氧气和水.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分)
(1)Fe2O3+3CO
?
高温
2Fe+3CO2        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2)隔绝了水和氧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铟高亮度LED材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己知镓(Ga)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
C、工业上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金属钒
D、ETFE膜[CH2-CH2-CF2-CF2]是天然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石灰石样品11克,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4.4克二氧化碳,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精确到小数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
B、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C、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核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由于水分子体积变大引起的
D、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种物质中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现实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的质量为
 

(3)图2所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30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2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Cl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测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里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出现,得出结论溶液一定有HCl.
丁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到装有少许锌粒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没有HCl.
老师指出丙组同学的实验不合理,原因是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个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试剂,进行如下两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方案①:加入酚酞试液方案②:先加入(HN42SO4溶液,微热,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测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石蕊试纸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NaOH溶液中没有NaOH
【得出结论】通过讨论,全班同学认可方案①的结论并一致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方案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通过分析,找到了方案②得到错误结论的原因,你认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实验操作考核的题目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滴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气泡
C中
 
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稀盐酸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提出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1)小明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观察到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分析可知废液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NaCl.
(2)取少量上层清液通入CO2气体,没有看到浑浊现象,则说明废液中不含有
 

(3)另取少量清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若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几滴
 
,观察到无色溶液变红色,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反思与评价】①根据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的确定,小明决定用实验室的废硫酸进行中和,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②可以用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