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价中通常显+1价
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解答:解:A、②表示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1个单质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等于化合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②③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①③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7,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此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
 

(2)若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打开K,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氮气,在B处点燃酒精灯加热木炭,木炭不燃烧,此操作目的是
 

②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木炭燃烧,发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操作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铁离子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2个氨分子
 
;     
(4)电解水正极得到的气体
 

(5)铁锈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镁 MgO2
B、高锰酸钾  KMnO4
C、碳酸钠 NaCO3
D、氯化铁 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医院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来消毒杀菌,通常购买到的是500克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请根据上述信息计算:
(1)酒精是由
 
元素组成的.
(2)一个酒精分子共含有
 
个原子.
(3)将500克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稀释成75%的酒精溶液用来消毒杀菌,需加多少m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明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期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M为红色粉末,L为常见的金属,Q、E、G、X均为无色气体.
(1)推断化学式:X
 
,E
 

(2)L与盐酸反应的基本类型:
 

(3)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Q+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放置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B、通过相互刻划的方法,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C、鉴别碘和高锰酸钾,可分别取少量加入水中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其中的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呼出气体中小木条先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一是因为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二是因为
 

(3)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①中铁钉先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