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现有A、B、C、D、E、F、G、H几种物质.加热暗紫色固体A后可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将B通入到黑色粉末C中,C不完全燃烧后产生气体D,D在气体B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将D通入到红色粉末E中,高温反应后生产黑色固体F,F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最后将F加入到蓝色溶液G中,发现F表面有红色固体H析出,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由此可以推断:A是高锰酸钾(KMnO4);B是氧气(O2);C是碳(C);D是一氧化碳(CO);E是氧化铁(Fe2O3);F是铁(Fe);G是硫酸铜(CuSO4);H是铜(Cu).

分析 根据A、B、C、D、E、F、G、H几种物质,F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所以F是铁,将F加入到蓝色溶液G中,发现F表面有红色固体H析出,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所以G可以是硫酸铜,H是铜,D通入到红色粉末E中,高温反应后生产铁,所以D是一氧化碳,E是氧化铁,B通入到黑色粉末C中,C不完全燃烧后产生气体D,D在气体B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所以B是氧气,C是碳,加热暗紫色固体A后可产生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A、B、C、D、E、F、G、H几种物质,F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所以F是铁,将F加入到蓝色溶液G中,发现F表面有红色固体H析出,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所以G可以是硫酸铜,H是铜,D通入到红色粉末E中,高温反应后生产铁,所以D是一氧化碳,E是氧化铁,B通入到黑色粉末C中,C不完全燃烧后产生气体D,D在气体B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所以B是氧气,C是碳,加热暗紫色固体A后可产生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KMnO4),B氧气(O2),C是碳(C),D是一氧化碳(CO),E是氧化铁(Fe2O3),F是铁(Fe),G是硫酸铜(CuSO4),H是铜(Cu).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KMnO4),氧气(O2),碳(C),一氧化碳(CO),氧化铁(Fe2O3),铁(Fe),硫酸铜(CuSO4),铜(Cu).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金刚石C,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2个氢氧根离子2OH-
(2)考试要用碳素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卷上书写,这样能够保存好长一段时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了预防龋齿,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B.元素C.原子D.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Cl NaCl Na2CO3 CaCl2B.NaOH FeCl3 MgSO4 HCl
C.NaNO3 HCl CaCl2 KOHD.Ba(OH)2 KCl (NH42SO4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熄灭酒精灯
C.
CO2的验满
D.
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B管中的气体.B管中气体与A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1:8.
(2)本市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表示:
向水中加入活性炭(填写物质名称)通过吸附除去其中的异味.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A,净水程度最高的是C.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4)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也是水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在图1所示实验中,a处放有少量白磷,b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说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有: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在图1所示实验中的c处放置盖上沙土的白磷即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燃烧需要氧气.
(2)用图1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可以另取一块白磷放在烧杯的水中
(3)为避免图1所示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污染,并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操作:①通入N2;②通入O2;③点燃酒精灯.则实验操作顺序应为②①③(每步仅用一次).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有机物3.2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和H元素;有氧元素(填“有”或“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①固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搅拌、温度、固体颗粒大小因素有关;
②固体溶解度与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因素有关;
③气体溶解度与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压强、温度因素有关;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远大,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