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你对化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安徽省当涂县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托盘天平称量15g的NaCl,称量时操作都正确,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应如何操作 ( )
A.添加药品 B.移动游码 C.调节平衡螺母 D. 减少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10月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10月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都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活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B.U型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
C.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若U型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石灰水的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都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将木炭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上阶段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完成下列反应的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 。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4)加热碱式碳酸铜: 。
(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查阅资料】
由该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同样的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在江西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