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更轻松、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________(合理给分)。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氧化钙与水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生产与化学密不可分。
(1)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氢铵(NH4HCO3)
B 尿素[CO(NH2)2]
C 硝酸钾(KNO3)
(2)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3)厨房中常备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和青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使用铁强化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填 “常量”成“微量”)元素;
(4)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5)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__ (填“增大” 或“减小”)。
(6)人的胃液里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可以帮助消化。
(7)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
B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 用工业废水浇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磷矿粉和氯化钾:观察外观
B.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灼烧后,闻气味
C.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Ca(OH)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利用组内各溶液间的反应即可区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有①稀硫酸②小苏打③氯化钠④甲烷⑤氮气⑥活性炭,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
(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
(5)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__。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对预防新冠肺炎有很好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4个氢、3个氧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
(1)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甲状腺肿大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小林发现家里的铁锅生锈了,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粽子是岑溪人民喜爱的一种食品,制作原料有:糯米、猪肉、苏打等,其中富含糖类的原料是___________。
(4)常见用品:铁铲、尼龙雨衣、木桌子、羊毛衫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②汽车改用天然气,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③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④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纤维
⑤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鱼肉
B 牛奶
C 猪油
D 蔬菜
(2)有一种画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8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
A.Na2SO4、H2SO4、KClB.Na2CO3、NaCl、Na2SO4
C.NaCl、NaOH、AgNO3D.FeCl2、Na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