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
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
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
B.在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请你回答:
(1)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4Cl与剩余NaCl的混合溶液)降温,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你认为NH4Cl先结晶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NH4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中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 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酸溶液来清除水垢。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 g水垢中(假定水垢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并将产生的CO2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一项明显现象是 。
(2)从图中可知,NaOH溶液吸收的CO2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g。
(3)在水垢中加入稀盐酸时,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锈可视为Fe2O3·nH2O),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1)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是装置 。
(2)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D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如图所示,用“”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
”表示C原子,在点燃条件下,每四个甲分子能与三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和六个丁分子。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丙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丁物质属于化合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