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晶体(Na2SiO3)的流程如下: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问答: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

(2) 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3)“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碱浸”时加入的碱液应选用_________溶液。(选填序号)

A.NaOH B.Ca(OH)2 C. Na2CO3

使其充分反应,加快速率 玻璃棒 CuO+2HCl = CuCl2+H2O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研磨”的目的是使其充分反应,加快速率,这样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 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3)“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 = CuCl2+H2O。(4)“碱浸”时加入的碱液应选用.NaOH,.NaOH与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______色

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认为乙的实验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 红 铝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 不能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作出猜想】(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硫酸钠,稀硫酸过量时,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解答;【实验验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解答;【总结反思】【知识拓展】根据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解答。【作出猜想】(2)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海鲜食品可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 B.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以从蔬菜水果中获得

C. 聚乙烯塑料很难自然分解 D. 淀粉[(C6H10O5)n]中O和H元素质量比是8∶1

A 【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错误;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正确;C、聚乙烯塑料很难自然分解,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正确; D、由淀粉的化学式可知,在淀粉中,O和H元素的质量比为:(16×5n):(1×10n)=8:1,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核内有20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电子

C 【解析】试题分析:A、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气体,D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2:1,F是一种碱,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G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此种塑料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C NH4Cl CaCO3 =CaO + CO2↑ CaC2+ 2H2O= C2H2↑+ Ca (OH)2 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而析出 不能 【解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气体,C是二氧化碳,D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D是碳,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E是碳化钙,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2:1,F是一种碱,F是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2CO3、稀HCl、BaCl2、NaCl B. NaOH、FeCl3、稀HCl、稀HNO3

C. Na2CO3、NaCl、Na2SO4、Ba(OH)2 D. NaOH、Ba(NO3)2、NaCl、MgSO4

A 【解析】A选项中试剂互相滴加碳酸钠溶液可以产生气体和沉淀,盐酸溶液产生气体;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氯化钠溶液无现象,所以能进行鉴别;B选项盐酸和硝酸无法鉴别;C选项中碳酸钠和硫酸钠无法鉴别;D选项中不能进一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故答案选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可制碳酸饮料

D. 烧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消除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

D 【解析】A、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故A正确;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保护钨丝,故B正确;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可制碳酸饮料,故C正确;D、烧碱能与酸反应,不可用于消除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可以用碳酸氢钠消除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故D错误。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强碱,不可用于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A是常见金属,B中氧元素占30%,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稀溶液一种用途是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CO+ Fe2O3 2Fe + 3CO2 除铁锈 Fe + CuSO4 ==FeSO4 + Cu 【解析】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D为硫酸铜;A是常见金属,可以与D反应,则A可以为铁,且B能转化为A,且B中氧元素占30%,所以B为氧化铁,C和氧化铁能反应且和铁也能反应,说明C为酸,且C能生成硫酸铜,说明C为硫酸。所以A为铁,B为氧化铁,C为硫酸,D为硫酸铜。B→A是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水循环”、“氧循环”和 “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 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 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子 AC ①⑥ 3H2+CO2 CH3OH+H2O 【解析】本题通过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考查了微粒的运动,质量守恒定律,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难度不大,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基础。 (1)“碳循环”中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氧循环”中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 A、每个人都要进行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