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是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后,按图A的方式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C点炭化变黑最严重;
(2)图B的烧杯内壁出现的主要现象是烧杯内壁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图C中,能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分析 (1)根据蜡烛火焰的温度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现象;
(3)根据石蜡的蒸气遇冷冷凝成石蜡固体分析回答.

解答 解:(1)由于蜡烛火焰的温度最外层最高,点燃蜡烛后,按图A的方式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C点炭化变黑最严重;
(2)由于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图B的烧杯内壁出现的主要现象是烧杯内壁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由于石蜡的蒸气遇冷冷凝成石蜡固体,所以图C中,能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故答为:(1)C;(2)烧杯内壁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依据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要依据题意结合生活常识分析即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小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常见干燥剂:烧碱、浓硫酸、石灰石
B.常见的合金:不锈钢、黄铜、生铁
C.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D.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成人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8升,成人每分钟至少应吸入空气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小桃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在A图所示的实验中,完成操作①时木炭不能(填“能”或“不能”)发生燃烧现象;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操作④的实验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
(2)在B图所示实验中,操作⑤中在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进行操作⑦时,螺旋状铁丝由上往下慢慢(填“直接”或“由上往下慢慢”)伸入至集气瓶中下部,有利于反应的发生;操作⑦实验用的集气瓶底部事先要留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其中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氩气是由氩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体空气(约100mL)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小木条立即熄灭;等到烧杯中液体约35mL时,再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发现木条燃烧现象和在空气中一样,并随着烧杯内液面的下降,木条燃烧越来越剧烈.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立即冒出大量气泡”的原因是液氮和液氧会迅速的由液体变为气体,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刚开始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木条熄灭,说明开始蒸发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第二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木条能像在空气中一样正常燃烧,其原因是蒸发出来的气体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比例与空气相近,后来木条燃烧越旺的原因是蒸发出来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3)根据以上现象分析,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便可熔化,这是物理变化,继续加温,温度较高时,便会燃烧,这是化学变化,人们利用蜡烛燃烧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根据元素名称的汉字可判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下列各组元素属于非金属一组是(  )
A.汞、铁、铝、锕B.氪、铹、镧、碘C.溴、氟、砷、碲D.汞、溴、砹、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瓶所贴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计算:
(1)此瓶所盛液体(未开启前)的质量为920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901.6g
(2)欲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用这种硫酸54.3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把(2)中配成的稀硫酸全部用于和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可制得沉淀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