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 硫元素的化合价:
C. 溶液的 pH: D.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在反应A+2B=C+2D中,9.8gA与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生成D1.8g B. 质量比为49∶40∶71∶18
C. 生成D7.2g D. 相对分子质量比98∶80∶142∶36
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由题意9.8gA与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可求出反应生成的D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由题意可知,9.8gA与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出D的质量为9.8g+8g-14.2g=3.6g,所以,A、B、C、D的质量比为49:40:7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题型:单选题
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78%
B.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 【解析】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正确;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题型:单选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如图图片中的内容属于化学直接保障人体健康的贡献是( )
A. 人造大理石 B.
开发新能源﹣可燃冰
C. 合成洗涤剂 D.
合成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如表
溶液 | 石灰水 | 蔗糖水 | 碘酒 | 稀硫酸 |
溶质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溶剂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取决于扩散与水合过程的相对强弱
B. 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烧碱、石灰石
C.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 空气按体积比计算氧气氧气最多,氮气次之
A 【解析】 试题:A、溶质在溶解时,向水中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故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取决于扩散与水合过程的相对强弱,说法正确; B、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不是烧碱,故错误. C、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故错误; D、空气按体积比计算氮气最多,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科学家正在研究分离出空气中的CO2 , 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使CO2和H2反应合成气油、甲醇等有机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中可选用制取氢气的装置________.
简述实验中将锌粒加入容器的方法是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下图装置分离CO2和CO.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将混合气体从导管口通入,所得纯净气体从导管c逸出(假设完全反应),此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使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进入广口瓶,此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
B或D先将容器倾斜或横放,用镊子夹持锌粒放在容器口处,再慢慢直立容器,让锌粒滑到容器底部COCO2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应用双孔橡皮塞,并插入长颈漏斗使其下端管口位于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若反应物较多,可将试管换成广口瓶或锥形瓶;故B、D装置都可以;加锌粒时,先将容器倾斜或横放,用镊子夹持锌粒放在容器口处,再慢慢直立容器,让锌粒滑到容器底部; (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C 【解析】 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 + 2CuO高温 2Cu + CO2↑,属于置换反应;CuO+CO △Cu+CO2,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碳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错误;C. 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正确;D.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停止加热后,试管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种元素,其中C图所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周期;
(2)写出B图所示的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
(3)由A、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
四二Na+H2O或H2O2 【解析】 (1)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观察图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CE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相同,BD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共有四种元素;其中C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为8,可知C为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根据B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电荷数)为11,故B为钠元素,其核外电子数为10,与质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