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讨论分析后,同学们认为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二氧化碳被水溶解或者反应.
(2)为了进一步实验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乙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变浑浊或者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

①实验室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g.
②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1)氢氧化钠和水都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且二氧化碳也可以溶解于水,结合对出的实验现象无法准确说明液面的变化是氢氧化钠所致还是水的影响;
(2)采取的实验思路是检验对应的生成物,也就是确定是否会生成碳酸盐,用盐酸检验碳酸盐借助的是气泡生成,借助可溶性钡盐是利用的碳酸钡难溶,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变浑浊或者是生成白色沉淀;
(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氢氧化钠溶解度大,但是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明显现象.氢氧化钙溶解度小,但是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所以可以 求算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
(1)氢氧化钠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也有水,而这两者都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会引起液面上升,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和H2O+CO2=H2CO3;同时二氧化碳还能溶解于水.
(2)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乙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氯化钠,对应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碳酸钡和氯化钠,对应的现象是 变浑浊或者有白色沉淀产生,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
(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吸收可以不需要现象,而检验需要明显的实验现象.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95.6g-185.6g=10g
设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a(OH)2+Na2CO3=CaCO3↓+2NaOH
                                      100    80
                                        10g   x
$\frac{100}{80}$=$\frac{10g}{x}$
x=8g
则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8g}{185.6g-105.6g}$×100%=10%
故答案为:
(1)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被水溶解或者反应.
(2)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变浑浊或者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BaCl2=BaCO3↓+2NaCl.
(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的浑浊,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
(4)10;10%

点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用化学符号表示+2价的钙元素$\stackrel{+2}{Ca}$;CaF2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Ca$\stackrel{-1}{F}$2
(2)D为原子时,X=8;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中,与水混合能够形成溶液的是(  )
A.BaSO4B.Mg(OH)2C.K2CO3D.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来完成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如图F所示),那么水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 (填序号),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4)下列右图实验中哪一项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甲(填序号“甲”、“乙”、“丙”).
(5)若用D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通常装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的粗盐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如图1:

(1)操作②的名称过滤.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①精盐中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氯化镁一种).
②MgCl2+2NaOH═Mg(OH)2↓+2NaCl.
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兴趣小组将所得到的精盐又作了如下解释如图2.

(3)写出沉淀X的化学式Mg(OH)2
(4)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除尽杂质氯化镁.
(5)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Y的成分NaCl、NaOH(用化学式表示).
(6)兴趣小组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向滤液Ⅱ中滴加过量盐酸既能除去NaOH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   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1818m3
反应后的质量/g030待测9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C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待测的C物质的质量为21g
D.参加反应或生成的A、B、D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部分物质的溶解性如表,则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不加入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Cl- SO42-CO 32- NO3-
 H+ 溶溶 溶  溶
 Na+ 溶 溶
 Ca2+ 溶 微溶 不溶溶 
 K+ 溶
 Mg2+ 溶 溶 不溶 溶
 Ba2+ 溶 不溶 不溶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D.NaNO3 HCl CaCl2 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
C.碘酒作消毒剂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鸡年春节前夕,湖南一市场鞭炮仓库发生爆炸致多人伤亡的事故令人痛心,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和火场逃生让人再次醒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觉遵守禁鞭规定
B.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
C.楼内着火后,乘坐电梯快下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烟气的吸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