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上图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 S≥10g | 1g≤S<10g | 0.01g≤S<1g | S<0.01g |
溶解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1)①常温下,KNO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______。
③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______g.
(2)(设计提纯步骤)
①选取样品(95gKNO3和5gNaCl的混合物)
②配制8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6.2mL,水的密度约为1gmL﹣1)
③降温至20℃
④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为了证明④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KNO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铬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________,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 计算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约为________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________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进行丙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液态,产生的主要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先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3)另写出一个与上述三个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氨气、氯化氢气体等都极易溶于水。1体积的水常温下大约能分别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和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因此可用这两种气体做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干燥的烧瓶中充满氨气,打开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能观察到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要找某气体代替氨气做“喷泉”实验,该气体必须具备__________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实验室中则以红矾钠(Na2Cr2O7)为原料制备CrCl3·6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CH3OH+10HCl+2Na2CrO4 2CrCl3+4NaCl+CO2 +7H2O;
b.Cr(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
c.CrCl3·6H2O不溶于乙醚,易溶于水、乙醇。
(1)在“调节pH约为7”的步骤中,测定溶液的pH可使用____________。请写出该步骤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碱溶”步骤中所加40%NaOH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补充完整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Cr(OH)3制备CrCl3·6H2O的实验方案:将过滤后所得固体溶解于盐酸,通过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CrCl3·6H2O。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洗涤CrCl3·6H2O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水 B.盐酸 C.乙醇 D.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变化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过程的一条宏观信息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 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 g/L;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05 g/L,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 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 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 1898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___________(填“空气中”或“含氮物质的反应”)获得的氮气密度值。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他气体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物质性质与用途 | 日常生活经验 | ||
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分解放出实验室制 |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 ||
安全常识 | 化学与生活 | ||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 | 维生素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
A. B.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验证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提示: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A中出现浑浊,E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填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_____又有_____。
(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