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n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碳原子(测定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bg,则A原子的质量可表示为
 
,其中有c个质子,则A原子的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质量=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
1
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g,而A原子的质量可有表示为
mkg
n
,则原子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kg
n
bg×
1
12
=
12mk
nb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A原子中的中子数
12000m-nbc
nb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c
故答案为:
mkg
n
12000m-nbc
nb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
1
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6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向右逐渐增多
C、金属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电子层数相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常用于做电线,主要利用它的
 
性,铝常用于制作炊具,主要利用它的
 
性.常温下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但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另外,铝制容器不能盛放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有三瓶无色溶液,均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分别是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和一种未知溶液.(微溶物质认为可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三种溶液呢?
【实验探究1】:童童同学取2号样品少许,加入到一支试
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
色,她认为2号溶液中溶质一定不是氯化钙,一定是氢氧化钠.
【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童童同学的实验结论
 

【继续探究】:婷婷同学取少量三种样品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先向各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其中1号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1号试管中
 
现象,说明1号溶液是氯化钙溶液.2号试管中产生气泡,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2号溶液是
 
.最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鉴别出了三种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探究2】:小宇同学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气体(不过量),发现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1号溶液,发现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于是她认为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
【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小宇同学的实验结论
 

【表达与交流】:盼盼同学取原滤液少许于试管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她得出了原滤液中的溶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东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并试验部分气体的有关性质.

(1)写出如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东用浓硫酸脱去甲酸中的“水”的方法制取CO并进行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同时检验气体产物的实验,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其中G装置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做该实验时,应对尾气进行处理目的是
 
;处理尾气的方法有
 
(答一种即可).
(4)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答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
 
b
 
c
 
d
 
 e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图中装置作稍微的改动是
 
,目的是
 

(3)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
 

(4)实验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
 
,后
 
. 有同学想验证一下氧气是否已经集满集气瓶,具体的操作是
 

(5)请写出用高锰酸钾之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中和废水中的盐酸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g.
(2)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