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参考75页的表,写出下面元素的符号,并记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然后利用对常见元素的符号的记忆解决此题.
解答:解:利用常见元素的符号的书写的记忆,结合元素符号书写的注意事项解决此题.
故答案为: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OBrCSiZnPtP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等,基础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实验室常利用如图1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①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装置A、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三个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装置是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制取、干燥、收集氨气并探究氨气的一些性质.
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可以生成氨气.如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选填装置编号).干燥氨气可以将气体通过装有
 
(填化学式)的装置D.按图2连接仪器后,挤压塑料瓶,使氨气排入水中,就可以在纯净水塑料瓶内引发喷泉,你认为形成喷泉的原因是因为氨气具有
 
性质.
(2)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根据Na2CO3溶液和浓HCl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可以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HCl
【实验探究】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3所示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

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③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用pH试纸测出废液额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④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 加入试剂 分离方法 方案评价
 方案一 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不可行,理由是
 
 方案二 稍过量的
 
 蒸发结晶 可行
⑤按如下方案分离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X溶液中溶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试管的中.
(1)可观察到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加热一会后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量的碳粉与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反应,生成体积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求原混合物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氯酸钾与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仔细阅读下列表格中的例子:
物质分类物质举例
单质氧气(O2)、氮气(N2)、碳(C)、硫(S)、铜(Cu)、汞(Hg)
化合物氯酸钾(KClO3)、食盐(NaCl)、氧化镁(MgO)、
表中有许多规律,如:“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请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再找出两个其他的规律: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4)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金属活动性:铁
 
(填“>”或“<”)锰
除了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5)将盛有等质量、等浓度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
 
的一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3)t2℃时,将16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本课题后,我小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